电力体制及相关问题杂谈之二农村水电的属性特点及其对机
内容摘要:这是有关电力体制及相关问题的老调“重弹”或“新谈”,乃称之为杂谈。先从电力生产关系与电力生产力谈起,再谈农村水电属性和特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改革、管理和发展。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求教于业内外有关人士,请批评指正。(一)电力体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改革电力体制就是改革不适应电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电力生产关系。总结建国以来5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的经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改革,必须适应于社会生产力的状况,既不能落后于也不能超越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这是有关电力体制及相关问题的老调“重弹”或“新谈”,乃称之为杂谈。先从电力生产关系与电力生产力谈起,再谈农村水电属性和特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改革、管理和发展。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求教于业内外有关人士,请批评指正。(一)电力体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改革电力体制就是改革不适应电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电力生产关系。总结建 内容摘要:(十四)水利电业。水利电业是指水利系统建设和管理的电站电网,包括发供一体以及自发自供兼转供的电力公司,转供为主自发自供为辅的电力公司,只发不供的发电企业,只供不发的供电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水利工程附属电站等,是水利系统电力事业或企业、行业的简称。其中地方水利电业,各地视情况也称之为地方电力、地方水电、小水电、中小水电、农村水电等等,新时期主要称农村水电。农村水电既是电力工业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水利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和极具活力的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掌握农村水电与普通工业不同的开发经营特点,以及与电力工业既相同又不完全相同的技术、经济属性,对于我们紧密结合自身的属性和特点,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新使命,建立新思路,采取新举措,按照中央“厂网分开、输配分开”分步实施的统一部署,积极地投身到发电端、主要是配电端的改革中,深化农村水电体制改革,转换机制、强化管理、加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十四)水利电业。水利电业是指水利系统建设和管理的电站电网,包括发供一体以及自发自供兼转供的电力公司,转供为主自发自供为辅的电力公司,只发不供的发电企业,只供不发的供电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水利工程附属电站等,是水利系统电力事业或企业、行业的简称。其中地方水利电业,各地视情况也称之为地方电力、地方水电、小水电、中小水电、农村水电等等,新时期主要称农村水电。农村水电既是电力工业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水利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和极具活力的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掌握农村水电与普通工业不同的开发经营特点,以及与电力工业既相同又不完全相同的技术、经济属性,对于我们紧密结合自身的属性和特点,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新使命,建立新思路,采取新举措,按照中央“厂网分开、输配分开”分步实施的统一部署,积极地投身到发电端、主要是配电端的改革中,深化农村水电体制改革,转换机制、强化管理、加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十五)小水电、中小水电、农村水电。小水电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发展的概念。随着农村、地方经济的发展及其对农村、地方电力能源的需求,小水电的涵义在全国有过多次变化。50年代,指50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和送电线路为农村小水电;60年代,指单机500千瓦、总装机3000千瓦及以下的水电站和送电线路为小水电;70年代,小水电是指单站容量在1.2万千瓦及以下的水电站及配套小电网;进入80年代,将单站容量在2.5万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和配套小电网称为小水电;进入90年代,将总装机在5万千瓦以下的水电站和配套电网划为小水电,同时不少地方开始举办经营总装机5万、10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站和配套电网,统称中小水电。中小水电是主要依靠地方、群众力量举办并经营管理的中小水电站及与其配套的小电网的统称。新时期中小水电即为农村水电,是一项历史的、发展的、与世俱进的伟大事业。
(十六)农村水电是水利事业的组成部分,关系水利、农业、能源、生态环境建设。农村水电,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内容,是治水办电、中小河流开发治理和水利工程综合利用的产物,是水利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和极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农村水电资源、农村水电工程、农村水电资产是水资源、水利工程、水利资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农村水电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方向,实施“四个结合”(农村水电建设同经济建设、江河治理、生态保护、扶贫开发相结合),做好“四项工作”(进一步搞好治水办电,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为贫困山区、老少边穷地区扶贫开发、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农村水电建设关系水利、农业、能源、生态环境建设;农村水电工程既是水利工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工程和开发性扶贫工程,又是农村能源工程,也是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十七)发展农村水电、建设水电农村电气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发展农村水电、建设水电农村电气化,要以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每隔5年上一个新台阶,持续不断地建设下去;要认真贯彻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农村城镇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建立与发挥统筹发电、供电和用电,协调农业、水利、能源和生态建设,有效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扶贫、发展问题的机制与作用,充分调动中央、地方、群众和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它是一项关系自然、社会、技术、经济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既要合理组织生产力,又要适时调整生产关系,还要不断完善上层建筑。发展农村水电、建设水电农村电气化,代表农村先进生产力,代表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是促进农村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内容摘要:这是有关电力体制及相关问题的杂谈。先从电力生产关系与电力生产力谈起,再谈农村水电属性、特点与改革发展。求教于业内外有关人士,请批评指正。 这是有关电力体制及相关问题的杂谈。先从电力生产关系与电力生产力谈起,再谈农村水电属性、特点与改革发展。求教于业内外有关人士,请批评指正。 (一)从电力生产关系与电力生产力谈起 1.电力体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改革电力体制就是改革不适应电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电力生产关系。总结建国以来5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的经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改革,必须适应于社会生产力的状况,既不能落后于也不能超越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2.改革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现阶段我国电力生产力状况看,虽然前几年出现了电力供需矛盾缓和,但这是低用电水平下出现的缓和,是用不上电、买不起电、自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