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工商管理学年论文
工商管理学年论文 为增强学生对企业管理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了解企业管理实际,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学会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初步结合,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实践基础。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今年暑假开展一次深入的工商管理调研活动。现将有关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学年论文形式:撰写一篇有关企业管理实际的调研报告,选题可根据参考选题确定,也可自拟,但必须征得指导老师同意; 二、要求:目的明确、文体正确,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注重事实,分析透切,理论应用正确,字数不少于4000字,用A纸打印; 三、组织领导: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利用暑假到企业或其他渠道调研,主要通过E-mail、电话或QQ与老师交流。 四、成绩评定:指导教师评分占70%,答辩评分占30%,综合得分90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应用型大学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实施探索
摘要:目前,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实施问题,已成为应用型大学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改革的难点。通过分析应用型大学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实施遇到的四大问题,即学生主体缺位、实践课薄弱、教师实践能力不适应、缺乏教与学互动后,可以根据黑龙江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探索实践,从建立能力主导型的"二环节+九阶段+二基地"应用型课程实施系统,研究应用型大学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实施的改革问题。更多工商管理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关键词:工商管理论文
应用型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困境
1、无法胜任企业工作。面临企业的具体工作,一些学生无从下手:简单的请示报告、通知写不出来,基本的办公软件不会使用,独立思考、发现企业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更无从谈起,使企业不得不发出花瓶学生的感叹,招聘进来的学生要么由企业投资重新塑造,要么被企业打入冷宫。
2、应聘受冷落。许多迫切需要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企业发现,很多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定位都很高,与能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不相匹配。于是企业宁肯招聘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眼不高、手不低动手能力却较强具有吃苦精神期望值适度的学生。
3、缺乏工作信心。许多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虽然按照要求完成了所有实践环节,但自己还是觉得什么也不会做。人力资源、会计、投资、策划、管理好像哪个部门的工作都能做,但都缺乏信心,于是面试时表现出了畏首畏尾的不自信。
实践环节问题是阻碍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
1、实践环节重量不重质。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启动其思考力,实践教学环节是其手段及载体。目前一些高校都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直接导致实践教学场地、设备、人员、经费的不足,有限的教育资源与实践教学质量要求矛盾不断加深,于是就出现了重量不重质的情况发生。从教学培养计划上看,实践环节教学目标和内容明确而丰富,实践课程也足够多,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大打折扣。比如学生毕业论文,原来是一位老师指导3-4名,现在同样工作量中却指导了10名学生;又比如学生到企业的实习,对企业而言原本只有一个班的接待能力,一下子去了两个班,每个人的学习时间就被挤掉一半;再比如,学生的社会实践,由于经费和实习基地的限制,学生只能自行找单位,一位教师要在1-2周中与30甚至更多的学生及实习单位进行交流。在这些实践过程中,教师只顾着完成实习任务,根本不可能再有精力启发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学生也容易随同学蒙混各个实践环节。种种情况表明,实践环节安排的量再多,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也起不到实质的作用,等真正做起企业工作自然没信心,什么也不会。
2、实践模式存在问题。现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模式主要是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年级、不同课程、不同教学环节分层次展开的,主要有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综合和专题研究等层次,这些实践环节几乎都集中安排在每学期理论教学之后。按照这种模式安排的实践会有很多问题。第一,基础实践环节一般是指安排在一年级第二学期的专业认识实习。这个时期所学的课程几乎全属基础课程,能将专业知识渗透进去的很少,导致学生在专业认识实习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应该看什么、应该了解什么、应该思考什么;第二,专业基础培养层次。这个层次主要是针对大学二年级学生围绕工商管理专业基础原理、理论和方法及学校特色技能知识展开的,主要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公司跟班或顶班参加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目的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同时有利于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可糟糕的是,大多数校外企业由于效益、学生的短期工作不能进入状态等各种原因能为学生提供的机会基本只限于资料整理和电脑操作;第三,针对大学三年级学生的专业综合培养层次。这个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各专业基本实践技能,以及学生应用管理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就业做准备。这时学生的差异性很大,有些已经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甚至自己制定职业规划并一步一步付诸实施,但也有一些学生不知所措,他们依然没有从应试教育的惯性中走出来不能主动投入实践,而学校由于办学条件的不足不能及时针对每位同学提供适宜的机会,这部分同学就成了日后就业中没有信心的主体。第四,专题研究培养层次。是指学校为学生提供热门专题讲座、带领学生参与各种科技比赛及毕业论文等环节。在这一层次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及组织管理很重要,是为学生提供自我创新的重要平台。但由于教学型院校师资力量及科研力量的局限,以及实践资金的匮乏,这环节常常被忽略或简化,尤其毕业论文期间,不同教师带出的学生确实有很大差距,有经验和责任心的教师可以不断激发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创造力。
3、学生对实践环节的不重视。首先,有很多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节奏,一年级时他们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思维中转变出来,专业认识实习就落后于同学,到后来等靠混的思想会越来越严重。其次,很多学生到大三、大四逐渐感受到社会的压力,同时也有很强的攀比心理,尤其当看到自己同学找到好机会时,情绪变得更加浮躁,这些同学在就业中就会表现出高不成低不就的态度,不能认清现实和自我,不能踏实努力地在就业前积极参加各种实践培训提升自己。最后,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意识薄弱。大部分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报志愿时都是由家长老师决定的,所以他们入学前对此专业并不了解,更谈不上用专业知识规划自己,当逐渐认识后,有的同学奋起完善自我,有的同学就自我放弃,后部分同学在就业中就显得自信不足。
解决实践环节问题的主要对策
1、加大实验室建设的力度。目前由于企业经济效益杠杆的作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并不容易,一些企业只愿意与名牌大学合作,那么其他大学的学生实践机会相应就少了许多,实验室的建设可以有效地缓解这方面的不足。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利用软件,模拟企业的动态经营平台,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参与到企业的各种活动中去,完成其选定的一项任务,还有很多学校开展了模拟企业资源计划配置的ERP沙盘课程,都是很好的尝试,这远比学生到企业去做打字员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乐趣,而且,实验室可以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有更多的思考,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开发,使其主动投入实践学习当中。
2、培养学生的就业自信心。目前各校的实践教学都是围绕知识学习进行的,很少开展培训学生职业心理教育的课程。其实在职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就业的成功不止取决于知识,还取决于良好的心态。随着课程的增多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同时要面临社会的选择,他们有时不能正确面对这些而变得浮躁或消沉,也会导致夸夸其谈或畏缩不前,因此,在就业前的实践环节加强择业心态的教育必不可少,这种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泛泛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层面上,还应重点渗透职业生涯策划的内容,使学生能清楚了解到自己适合或不适合的工作,正确评价自己,建立坚强的择业信心,这样我们的实践教育才算成功。
3、重构实践环节模式。如前所述现在的实践环节都集中安排在学期末,这样有些行业的校外企业无法提供正常实践机会,如果必须要到这类企业实习,我们就要适当调整实践时间。比如建筑房地产企业就存在这类问题,在我们的实践周,企业都处于建设期,企业的大量人员都围着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转,没有过多的人力带我们的实习生,而等到他们在冬季闲下来时,我们又开始了教学周,还有我们的实习时间一般只在两至三周,这么短的时间也不宜进入角色,企业没有效益当然带学生的积极性就差了很多,所以我们也可以适当缩短教学周,延长实践周的时间,或将假期时间作部分调整,国外或国内知名大学的小学期的经验可以借鉴。
作者:王晓光;顾德文;韩凤晶;张逸昕;黄永涛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文献资源参考:empaper/gongshanggll/
特别说明:本网站内容都来源于互联网,供浏览者学习、欣赏,使用原则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者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此外,使用者如对本网站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力人的许可。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办法变革 在追溯管理学科实验办法开展历史进程的根底上,剖析了工商管理学科4种实验教学办法形式的特性,系统研讨了我国高校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办法的详细构架。 1.工商管理学科实验教学办法的开展工商管理学科是一门应用多学科与多范畴理论、办法和技术,系统地研讨工商管理活动根本规律和普通办法的应用科学,其目的是研讨各品种型的组织应用有限资源完成组织目的的管理活动复杂行为及其规律。 在工商管理学科的开展过程中,实验办法一直是工商管文科学创新和传播、研讨和教学、构成和开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研讨手腕和办法。实验办法在工商管理学科开展中的应用,大致上能够分为3个阶段,如表1所示。 第一阶段,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40年代。这一阶段是管理实验的起步时期。在这个时期,管理实验表1工商管理学科实验办法的开展阶段阶段时期主要开展实地实验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