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PPT全市科普会议交流材料

更新日期:2020-04-16 14:18:20 | 文件大小:11 KB | Tags标签: 暂无  | 点击数:4

文档简介:强监管重奖惩大力推进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2013年3月)各位领导、同志们: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将贯彻中央、省、市的要求,在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探索推行节约集约用地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汇报。一、正确认识宜宾临港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的必要性从临港开发区土地利用情况来看,一是2010-2012年共获批土地10260亩,已提供建设用地5068亩。随着临港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中区规模的扩大,基础设施的完善,入驻企业的增加,对土地的需求突飞猛进;二是本轮(2016-2020年)土地

请输入验证码继续操作

  1. 收藏

  2. 分享

  3. 声明

  4. 更多

全市科普会议交流材料

全市科普会议交流材料

强监管重奖惩大力推进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2013年3月)各位领导、同志们: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将贯彻中央、省、市的要求,在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探索推行节约集约用地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汇报。一、正确认识宜宾临港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的必要性从临港开发区土地利用情况来看,一是2010-2012年共获批土地10260亩,已提供建设用地5068亩。随着临港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中区规模的扩大,基础设施的完善,入驻企业的增加,对土地的需求突飞猛进;二是本轮(201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后,临港开发区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4.7平方公里,实际已使用9平方公里。按照目前发展速度,两年后将无新增建设用地可用;三是按照临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到2015年产值应达到500亿元,到2020年产值应超过1000亿元,使临港开发区成为助推宜宾经济发展的“高地”和

加强科技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努力创建特色学校

莒南县第二实验小学

(申报临沂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材料)

我校现有3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00余人,教职工120人。连续几年来,学校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以“为每一位孩子构建科学探究的乐园”为我校科普工作宗旨,全方位、系统地为孩子们创造享受科学教育的平台,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科普教育参与的广泛性、内容的层次性、形式的多样性、时间的持续性,都已成为我校在实践中形成的科普特色,学校的科技教育工作成绩显著。我校先后被授予“山东省科普示范学校”、“山东省科普教育实验基地”、“山东省创造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创造教育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科普工作走在了全市甚至全省的前列。在开展科普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组织健全,领导重视,始终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之中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谁拥有高科技,谁就会立于不败之地,这一观点,在我校己形成共识。为使科技教育健康有序、有质、有效的开展,首先,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业务校长任副组长,由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科技骨干教师为成员的科技教育领导小组,设立了以年级组为中心科研组,班主任为辅导员的三级科技教育网络。各班成立各种科技兴趣小组,参加人数不少于80%,由大队辅导员具体抓。制定了《科技教育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了教干、辅导员的行为。其次,加强课程设置与管理。学校严格按《课程方案》、《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而科技活动课,每周增加一课时,并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材规定内容进行教学。同时,学校为进一步提高科技教育的质量,开设了《创造活动》课程,在一至三年级开设《创造活动》课,在四至五年级开设创造技法课,由专人任课,每周一课时。该课程的开设,使学生的求异、求同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点燃了学生创新思维火花,开启学生大胆创新之门。第三,学校定期对科技教育情况进行检查,如教干采取听课的方式检查学科渗透情况,对每班内各项活动采取不定期的检查,就检查情况及时分析与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第四,搞好档案管理。对于科技教育的方方面面,每一学期末集中人员,把科技教育的有关材料及获奖情况、活动、计划,分类统一装订、存档。

二、抓好队伍,加大投入,科技教育充满生机。

提高科技教育含量的关键在教师,因此,学校一直重视加强科

教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科技教育水平。任命每个班级的班主任为本班的科技辅导员,学校每学期将对辅导员进行专题培训不少于3次,组织科技辅导员认真学习《省科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普工作的意见》,要求每位科技辅导员,利用办公时间,每学期读一本科普书籍。每月要阅读一期《小学科技》。学校内部定期开展科技教育经验交流会,正常情况下每半年一次。学校还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积极派出辅导员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培训工作,提高了辅导员的理论水平。2002和2003年我校先后派科技辅导员去济南、威海参加全省的“争当小实验家”科技辅导员培训班,认真听取过山东大学李桂昌教授、山师大陈致和教授、山轻学院赵洪亮教授的学术报告,提高了辅导员的素质。

科技教育顺利地开展得益于教学设施。学校在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建起了高标准的教学实验楼,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建起了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微机室和两口实验室,为所有教室配备了“四机一幕”。还购置部分检测仪器。在教学场所不宽裕的情况下,设置了科技活动室、展览室、生物实验室等。学校每学期给学生订阅《小学科技》杂志供学生阅览,还给学生定购了自然实验制作材料、劳动制作材料、数学学具,每生一套。根据山东省“争当小实验家”的要求,配置了物理、化学、生物、电子实验箱。另外,学校在县印刷厂、气象局、酒厂等单位设立了科普实践活动基地,为学生科技活动提供了足够的实验场所。

三、创设氛围,创造条件,科普活动丰富多彩。

为了使科技教育落到实处,我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建立了多维立体的科学教育校园环境,多姿多彩的科学教育人文气息,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做到了科技教育活动经常化,围绕一个主题,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使每一个人在其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尊重、爱护和关心每一个学生,采取适当的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参加科普活动。同时营造有利于他们学习、活动的种种环境,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和大胆实践,全面提高科学素质。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引导各班级开展好科普活动。目前在我校已形成良好的科普活动氛围。

一是开展科技周活动,各班结合重大节日,我校开展了科普讲座、科普成果展、科幻画展等。如今年结合“六、一”儿童节,组织开展了以“我生活我学习我创造”为主题的小发明、小制作、科幻画和手抄报比赛活动,让学生全体参与,积极参加科普体验。另外,根据本班实际,每年开展2-3次科技活动。具体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做到有记录、有总结。

二是开展科技月活动,每次活动月都要围绕一个专题,突出一个重点进行。如2003年11月的科技月,正好赶上我国载人飞船首次飞天成功,我们组织了以“科技月—我们与杨利伟同行”为主题的活动,各班同学纷纷行动起来,上网查找有关的资料,了解了杨利伟在太空的21小时23分钟,我国的航天技术水平等,有的同学通过画科幻画、小制作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甚至设计出了名为“神州六号”宇宙飞船的模型。还有的同学写出了幻想作文,如五、四班的孙小童同学写了《我和月亮对话》的想象作文,文中通过月亮对杨利伟的航天介绍,描述了浩瀚的太空。种种活动表明,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三是每年利用寒假、暑假组织开展一次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评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是组织听取老科学家的报告。2001年4月,听取了中科院老科学家潘厚任教授做《太空人的衣、食、住、行》专题报告。2002年4月听取了魏孟华教授的《神奇的南极北极》学术报告。2003年1月听取了科学家做的航空航天知识的报告。

五是认真组织科学实践活动,学校还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工厂,开展科技夏令营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去接触社会,走向大自然,开阔视野,提供探究自然奥秘的机会。如我们组织了五年级学生参加山东电视台的“剪子、包袱、锤”节目;到部队参观大炮、机枪等武器;2002年5月,张月同学被评为临沂是首届青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我们组织学生一并去临沂市科技馆参观“大型科普展览”、“破除封建迷信,崇尚科学文明”、“科学家的故事”;定期去实践活动基地学习,如到县印刷厂、酒厂参观学习,到气象局了解气象变化等。调查后学生写的报告有《空气中总悬浮微粒、降尘的观测—沙尘污染调查》、《利用酒厂废水饲养淡水白鲳的实验报告》、《天桥路环境污染调查》等。通过实践,他们能够感知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和对待人类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动去探索自然奥妙,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会吃苦、关心他人、保护环境、爱护人们创造的美好事物等情感。

六是积极组织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科技活动,自2001年以来,学校先后参加了山东省第二届(齐鲁晚报杯)和第三届中小学生创造活动竞赛,山东省和临沂市第六届青少年省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山东省和临沂市各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全国的创新大赛;以及山东省和临沂市各届智力七巧板比赛和电脑创作绘画比赛。对于每一次活动,学校都认真组织,对每一个项目都具体安排。鼓励各班积极发动,多出作品,多出精品。

四、躬身耕耘,收获满仓,科普成果竞相吐芳。

几年来的实践让我们感受到,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少年儿童的科技素质,是一项成为持续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学校开展的科普活动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2001年参加山东省中小学生“齐鲁晚报”杯创造活动竞赛,王超同学的作品《海水净化车》获一等奖;参加山东省第六届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获三等奖一项;参加临沂市第六届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2002年参加山东省第三届中小学生创造活动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参加临沂市第十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二等奖5项,三等奖12项;张月同学被临沂市青少年科学院授予首届小院士,刘舒畅同学被推选为中国青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候选人;2003年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殷金鑫的作品《未来南极城》获三等奖,并获省级一等奖;参加临沂市第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获奖项47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8项、鼓励奖21项。2004年6月,参加第十九届临沂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获奖项6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5项、三等38奖项、鼓励奖10项。2004年6月,参加山东省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王泽众的作品《无废气汽车》获三等奖。2004年10月,陈勇志、殷金鑫同学被命名为临沂市青少年科学院第二届小院士。 2005年4月,参加临沂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共获奖项18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5项。2005年5月,在山东省“山东教育社杯”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学生庄元的电脑绘画《这是我们的地球吗?》、孙国栋的《昨天、今天、明天》获二等奖。2005年6月,参加临沂市第二届青少年智力七巧板比赛,孙国栋、赵子菡、孙启鸣获中年级组一等奖;孙立杰、胡力伟等12同学获中年级组二等奖;李冠男、刘欣洋获中年级组三等奖;王淑燕、唐新程等

10同学获高年级组一等奖;庄斌、陈勇志等10同学获高年级组二等奖;田宗承、宋振勇等6同学获中年级组三等奖;艾昕、李雪获高年级组鼓励奖。2005年6月,在山东省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孙运毅的科技论文《怎样有效地利用落叶》获二等奖;陈勇志的科技论文《探索蚯蚓的秘密》获三等奖;姚月的科幻画《多味牛奶加工厂》获二等奖;尉氏聪的科幻画《电脑里的海洋》、李松原的《心理医生》获三等奖。2005年6月,在临沂市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共获奖项47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8项,学生赵子懿的科技论文《关于无土蒜苗的生长小实验》、陈勇志的《探究鱼鳍的实验报告》、陈勇志的《寻找玉兰树死亡之原因》、何思雨的《含磷洗涤剂的危害》、李敏、阚清泉的《爬山虎为什么能爬墙》获二等奖;王铮、王文卓的科技论文获三等奖。2006年10月,在全县小学生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中,4件作品获一等奖。2006年11月,在全县防震减灾知识竞赛中,王淑涵、朱春晓获二等奖;孙立杰、卢莹获三等奖;王译慧、蒋庆龄获纪念奖。2007年3月参加第二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获奖项65项,其中市一、二等奖44项、三等奖21项。2007年4月参加山东省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大赛,有6人获奖,其中省级二等奖3人,省级三等奖3人;2007年4月参加县局全县“中小学生科技小发明”活动,有7人获奖,其中一等奖6人,二等奖1人。2007年4月参加山东省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有72人获奖,其中市级一等奖20人,二等奖44人,三等奖8人;2007年5月,参加省市第四届“七巧板”智力竞赛,有38名同学获市级一二三等奖,有三名同学获省一等奖,3名同学获省二等奖,2名同学获省三等奖;2007年6月参加全国第12届中小学生绘画、书法大赛31人获奖,其中国家级一等奖4人,二等奖12人,三等奖15人。2007年6月参加省市第22

二、抓好队伍,加大投入,科技教育充满生机。

提高科技教育含量的关键在教师,因此,学校一直重视加强科

教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科技教育水平。任命每个班级的班主任为本班的科技辅导员,学校每学期将对辅导员进行专题培训不少于3次,组织科技辅导员认真学习《省科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普工作的意见》,要求每位科技辅导员,利用办公时间,每学期读一本科普书籍。每月要阅读一期《小学科技》。学校内部定期开展科技教育经验交流会,正常情况下每半年一次。学校还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积极派出辅导员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培训工作,提高了辅导员的理论水平。2002和2003年我校先后派科技辅导员去济南、威海参加全省的“争当小实验家”科技辅导员培训班,认真听取过山东大学李桂昌教授、山师大陈致和教授、山轻学院赵洪亮教授的学术报告,提高了辅导员的素质。

科技教育顺利地开展得益于教学设施。学校在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建起了高标准的教学实验楼,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建起了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微机室和两口实验室,为所有教室配备了“四机一幕”。还购置部分检测仪器。在教学场所不宽裕的情况下,设置了科技活动室、展览室、生物实验室等。学校每学期给学生订阅《小学科技》杂志供学生阅览,还给学生定购了自然实验制作材料、劳动制作材料、数学学具,每生一套。根据山东省“争当小实验家”的要求,配置了物理、化学、生物、电子实验箱。另外,学校在县印刷厂、气象局、酒厂等单位设立了科普实践活动基地,为学生科技活动提供了足够的实验场所。

三、创设氛围,创造条件,科普活动丰富多彩。

为了使科技教育落到实处,我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建立了多维立体的科学教育校园环境,多姿多彩的科学教育人文气息,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做到了科技教育活动经常化,围绕一个主题,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使每一个人在其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尊重、爱护和关心每一个学生,采取适当的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参加科普活动。同时营造有利于他们学习、活动的种种环境,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和大胆实践,全面提高科学素质。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引导各班级开展好科普活动。目前在我校已形成良好的科普活动氛围。

一是开展科技周活动,各班结合重大节日,我校开展了科普讲座、科普成果展、科幻画展等。如今年结合“六、一”儿童节,组织开展了以“我生活我学习我创造”为主题的小发明、小制作、科幻画和手抄报比赛活动,让学生全体参与,积极参加科普体验。另外,根据本班实际,每年开展2-3次科技活动。具体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做到有记录、有总结。

二是开展科技月活动,每次活动月都要围绕一个专题,突出一个重点进行。如2003年11月的科技月,正好赶上我国载人飞船首次飞天成功,我们组织了以“科技月—我们与杨利伟同行”为主题的活动,各班同学纷纷行动起来,上网查找有关的资料,了解了杨利伟在太空的21小时23分钟,我国的航天技术水平等,有的同学通过画科幻画、小制作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甚至设计出了名为“神州六号”宇宙飞船的模型。还有的同学写出了幻想作文,如五、四班的孙小童同学写了《我和月亮对话》的想象作文,文中通过月亮对杨利伟的航天介绍,描述了浩瀚的太空。种种活动表明,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三是每年利用寒假、暑假组织开展一次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评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是组织听取老科学家的报告。2001年4月,听取了中科院老科学家潘厚任教授做《太空人的衣、食、住、行》专题报告。2002年4月听取了魏孟华教授的《神奇的南极北极》学术报告。2003年1月听取了科学家做的航空航天知识的报告。

五是认真组织科学实践活动,学校还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工厂,开展科技夏令营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去接触社会,走向大自然,开阔视野,提供探究自然奥秘的机会。如我们组织了五年级学生参加山东电视台的“剪子、包袱、锤”节目;到部队参观大炮、机枪等武器;2002年5月,张月同学被评为临沂是首届青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我们组织学生一并去临沂市科技馆参观“大型科普展览”、“破除封建迷信,崇尚科学文明”、“科学家的故事”;定期去实践活动基地学习,如到县印刷厂、酒厂参观学习,到气象局了解气象变化等。调查后学生写的报告有《空气中总悬浮微粒、降尘的观测—沙尘污染调查》、《利用酒厂废水饲养淡水白鲳的实验报告》、《天桥路环境污染调查》等。通过实践,他们能够感知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和对待人类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动去探索自然奥妙,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会吃苦、关心他人、保护环境、爱护人们创造的美好事物等情感。

六是积极组织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科技活动,自2001年以来,学校先后参加了山东省第二届(齐鲁晚报杯)和第三届中小学生创造活动竞赛,山东省和临沂市第六届青少年省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山东省和临沂市各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全国的创新大赛;以及山东省和临沂市各届智力七巧板比赛和电脑创作绘画比赛。对于每一次活动,学校都认真组织,对每一个项目都具体安排。鼓励各班积极发动,多出作品,多出精品。

四、躬身耕耘,收获满仓,科普成果竞相吐芳。

几年来的实践让我们感受到,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少年儿童的科技素质,是一项成为持续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学校开展的科普活动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2001年参加山东省中小学生“齐鲁晚报”杯创造活动竞赛,王超同学的作品《海水净化车》获一等奖;参加山东省第六届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获三等奖一项;参加临沂市第六届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2002年参加山东省第三届中小学生创造活动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参加临沂市第十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二等奖5项,三等奖12项;张月同学被临沂市青少年科学院授予首届小院士,刘舒畅同学被推选为中国青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候选人;2003年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殷金鑫的作品《未来南极城》获三等奖,并获省级一等奖;参加临沂市第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获奖项47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8项、鼓励奖21项。2004年6月,参加第十九届临沂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获奖项6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5项、三等38奖项、鼓励奖10项。2004年6月,参加山东省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王泽众的作品《无废气汽车》获三等奖。2004年10月,陈勇志、殷金鑫同学被命名为临沂市青少年科学院第二届小院士。 2005年4月,参加临沂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共获奖项18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5项。2005年5月,在山东省“山东教育社杯”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学生庄元的电脑绘画《这是我们的地球吗?》、孙国栋的《昨天、今天、明天》获二等奖。2005年6月,参加临沂市第二届青少年智力七巧板比赛,孙国栋、赵子菡、孙启鸣获中年级组一等奖;孙立杰、胡力伟等12同学获中年级组二等奖;李冠男、刘欣洋获中年级组三等奖;王淑燕、唐新程等

10同学获高年级组一等奖;庄斌、陈勇志等10同学获高年级组二等奖;田宗承、宋振勇等6同学获中年级组三等奖;艾昕、李雪获高年级组鼓励奖。2005年6月,在山东省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孙运毅的科技论文《怎样有效地利用落叶》获二等奖;陈勇志的科技论文《探索蚯蚓的秘密》获三等奖;姚月的科幻画《多味牛奶加工厂》获二等奖;尉氏聪的科幻画《电脑里的海洋》、李松原的《心理医生》获三等奖。2005年6月,在临沂市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共获奖项47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8项,学生赵子懿的科技论文《关于无土蒜苗的生长小实验》、陈勇志的《探究鱼鳍的实验报告》、陈勇志的《寻找玉兰树死亡之原因》、何思雨的《含磷洗涤剂的危害》、李敏、阚清泉的《爬山虎为什么能爬墙》获二等奖;王铮、王文卓的科技论文获三等奖。2006年10月,在全县小学生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中,4件作品获一等奖。2006年11月,在全县防震减灾知识竞赛中,王淑涵、朱春晓获二等奖;孙立杰、卢莹获三等奖;王译慧、蒋庆龄获纪念奖。2007年3月参加第二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获奖项65项,其中市一、二等奖44项、三等奖21项。2007年4月参加山东省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大赛,有6人获奖,其中省级二等奖3人,省级三等奖3人;2007年4月参加县局全县“中小学生科技小发明”活动,有7人获奖,其中一等奖6人,二等奖1人。2007年4月参加山东省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有72人获奖,其中市级一等奖20人,二等奖44人,三等奖8人;2007年5月,参加省市第四届“七巧板”智力竞赛,有38名同学获市级一二三等奖,有三名同学获省一等奖,3名同学获省二等奖,2名同学获省三等奖;2007年6月参加全国第12届中小学生绘画、书法大赛31人获奖,其中国家级一等奖4人,二等奖12人,三等奖15人。2007年6月参加省市第22

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65人获奖,其中省级一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2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52人;2008年1月参加市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市级一等奖2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8人;2008年4月参加省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省一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9人,二等奖19人,三等奖2人;2008年3月参加国家多元智能创新大赛,国家二等奖1人,三等奖1,智能四、五年级测试4人;2008年6月,参加省市第五届“七巧板”智力竞赛,有34名同学获奖,其中徐健尧、李松原两名同学获省一等奖,3名同学获省二等奖,8名同学获省三等奖,徐健尧、胡芳迪两名同学获市一等奖2人,二等奖7人,三等奖25人;2008年6月,参加省市第23届科技创新大赛,有59名同学获奖,其中省三等奖2人,市一等奖6人,二等奖13人,三等奖38人。

成绩是令人欣喜的,但是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科技教育任重而道远。在科普活动中,经费紧张,科技传播活动途径单一,科学实践活动常常受学生安全、地域条件的限制,这些问题还普遍存在。但是,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搞好科普教育,创造条件,争取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科普示范学校。

莒南县第二实验小学

2008年12月

一是开展科技周活动,各班结合重大节日,我校开展了科普讲座、科普成果展、科幻画展等。如今年结合“六、一”儿童节,组织开展了以“我生活我学习我创造”为主题的小发明、小制作、科幻画和手抄报比赛活动,让学生全体参与,积极参加科普体验。另外,根据本班实际,每年开展2-3次科技活动。具体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做到有记录、有总结。

二是开展科技月活动,每次活动月都要围绕一个专题,突出一个重点进行。如2003年11月的科技月,正好赶上我国载人飞船首次飞天成功,我们组织了以“科技月—我们与杨利伟同行”为主题的活动,各班同学纷纷行动起来,上网查找有关的资料,了解了杨利伟在太空的21小时23分钟,我国的航天技术水平等,有的同学通过画科幻画、小制作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甚至设计出了名为“神州六号”宇宙飞船的模型。还有的同学写出了幻想作文,如五、四班的孙小童同学写了《我和月亮对话》的想象作文,文中通过月亮对杨利伟的航天介绍,描述了浩瀚的太空。种种活动表明,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三是每年利用寒假、暑假组织开展一次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评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是组织听取老科学家的报告。2001年4月,听取了中科院老科学家潘厚任教授做《太空人的衣、食、住、行》专题报告。2002年4月听取了魏孟华教授的《神奇的南极北极》学术报告。2003年1月听取了科学家做的航空航天知识的报告。

五是认真组织科学实践活动,学校还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工厂,开展科技夏令营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去接触社会,走向大自然,开阔视野,提供探究自然奥秘的机会。如我们组织了五年级学生参加山东电视台的“剪子、包袱、锤”节目;到部队参观大炮、机枪等武器;2002年5月,张月同学被评为临沂是首届青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我们组织学生一并去临沂市科技馆参观“大型科普展览”、“破除封建迷信,崇尚科学文明”、“科学家的故事”;定期去实践活动基地学习,如到县印刷厂、酒厂参观学习,到气象局了解气象变化等。调查后学生写的报告有《空气中总悬浮微粒、降尘的观测—沙尘污染调查》、《利用酒厂废水饲养淡水白鲳的实验报告》、《天桥路环境污染调查》等。通过实践,他们能够感知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和对待人类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动去探索自然奥妙,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会吃苦、关心他人、保护环境、爱护人们创造的美好事物等情感。

六是积极组织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科技活动,自2001年以来,学校先后参加了山东省第二届(齐鲁晚报杯)和第三届中小学生创造活动竞赛,山东省和临沂市第六届青少年省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山东省和临沂市各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全国的创新大赛;以及山东省和临沂市各届智力七巧板比赛和电脑创作绘画比赛。对于每一次活动,学校都认真组织,对每一个项目都具体安排。鼓励各班积极发动,多出作品,多出精品。

四、躬身耕耘,收获满仓,科普成果竞相吐芳。

几年来的实践让我们感受到,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少年儿童的科技素质,是一项成为持续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学校开展的科普活动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2001年参加山东省中小学生“齐鲁晚报”杯创造活动竞赛,王超同学的作品《海水净化车》获一等奖;参加山东省第六届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获三等奖一项;参加临沂市第六届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2002年参加山东省第三届中小学生创造活动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参加临沂市第十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二等奖5项,三等奖12项;张月同学被临沂市青少年科学院授予首届小院士,刘舒畅同学被推选为中国青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候选人;2003年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殷金鑫的作品《未来南极城》获三等奖,并获省级一等奖;参加临沂市第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获奖项47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8项、鼓励奖21项。2004年6月,参加第十九届临沂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获奖项6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5项、三等38奖项、鼓励奖10项。2004年6月,参加山东省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王泽众的作品《无废气汽车》获三等奖。2004年10月,陈勇志、殷金鑫同学被命名为临沂市青少年科学院第二届小院士。 2005年4月,参加临沂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共获奖项18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5项。2005年5月,在山东省“山东教育社杯”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学生庄元的电脑绘画《这是我们的地球吗?》、孙国栋的《昨天、今天、明天》获二等奖。2005年6月,参加临沂市第二届青少年智力七巧板比赛,孙国栋、赵子菡、孙启鸣获中年级组一等奖;孙立杰、胡力伟等12同学获中年级组二等奖;李冠男、刘欣洋获中年级组三等奖;王淑燕、唐新程等

10同学获高年级组一等奖;庄斌、陈勇志等10同学获高年级组二等奖;田宗承、宋振勇等6同学获中年级组三等奖;艾昕、李雪获高年级组鼓励奖。2005年6月,在山东省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孙运毅的科技论文《怎样有效地利用落叶》获二等奖;陈勇志的科技论文《探索蚯蚓的秘密》获三等奖;姚月的科幻画《多味牛奶加工厂》获二等奖;尉氏聪的科幻画《电脑里的海洋》、李松原的《心理医生》获三等奖。2005年6月,在临沂市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共获奖项47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8项,学生赵子懿的科技论文《关于无土蒜苗的生长小实验》、陈勇志的《探究鱼鳍的实验报告》、陈勇志的《寻找玉兰树死亡之原因》、何思雨的《含磷洗涤剂的危害》、李敏、阚清泉的《爬山虎为什么能爬墙》获二等奖;王铮、王文卓的科技论文获三等奖。2006年10月,在全县小学生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中,4件作品获一等奖。2006年11月,在全县防震减灾知识竞赛中,王淑涵、朱春晓获二等奖;孙立杰、卢莹获三等奖;王译慧、蒋庆龄获纪念奖。2007年3月参加第二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获奖项65项,其中市一、二等奖44项、三等奖21项。2007年4月参加山东省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大赛,有6人获奖,其中省级二等奖3人,省级三等奖3人;2007年4月参加县局全县“中小学生科技小发明”活动,有7人获奖,其中一等奖6人,二等奖1人。2007年4月参加山东省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有72人获奖,其中市级一等奖20人,二等奖44人,三等奖8人;2007年5月,参加省市第四届“七巧板”智力竞赛,有38名同学获市级一二三等奖,有三名同学获省一等奖,3名同学获省二等奖,2名同学获省三等奖;2007年6月参加全国第12届中小学生绘画、书法大赛31人获奖,其中国家级一等奖4人,二等奖12人,三等奖15人。2007年6月参加省市第22

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65人获奖,其中省级一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2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52人;2008年1月参加市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市级一等奖2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8人;2008年4月参加省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省一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9人,二等奖19人,三等奖2人;2008年3月参加国家多元智能创新大赛,国家二等奖1人,三等奖1,智能四、五年级测试4人;2008年6月,参加省市第五届“七巧板”智力竞赛,有34名同学获奖,其中徐健尧、李松原两名同学获省一等奖,3名同学获省二等奖,8名同学获省三等奖,徐健尧、胡芳迪两名同学获市一等奖2人,二等奖7人,三等奖25人;2008年6月,参加省市第23届科技创新大赛,有59名同学获奖,其中省三等奖2人,市一等奖6人,二等奖13人,三等奖38人。

成绩是令人欣喜的,但是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科技教育任重而道远。在科普活动中,经费紧张,科技传播活动途径单一,科学实践活动常常受学生安全、地域条件的限制,这些问题还普遍存在。但是,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搞好科普教育,创造条件,争取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科普示范学校。

莒南县第二实验小学

2008年12月

六是积极组织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科技活动,自2001年以来,学校先后参加了山东省第二届(齐鲁晚报杯)和第三届中小学生创造活动竞赛,山东省和临沂市第六届青少年省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山东省和临沂市各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全国的创新大赛;以及山东省和临沂市各届智力七巧板比赛和电脑创作绘画比赛。对于每一次活动,学校都认真组织,对每一个项目都具体安排。鼓励各班积极发动,多出作品,多出精品。

四、躬身耕耘,收获满仓,科普成果竞相吐芳。

几年来的实践让我们感受到,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少年儿童的科技素质,是一项成为持续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学校开展的科普活动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2001年参加山东省中小学生“齐鲁晚报”杯创造活动竞赛,王超同学的作品《海水净化车》获一等奖;参加山东省第六届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获三等奖一项;参加临沂市第六届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2002年参加山东省第三届中小学生创造活动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参加临沂市第十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二等奖5项,三等奖12项;张月同学被临沂市青少年科学院授予首届小院士,刘舒畅同学被推选为中国青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候选人;2003年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殷金鑫的作品《未来南极城》获三等奖,并获省级一等奖;参加临沂市第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获奖项47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8项、鼓励奖21项。2004年6月,参加第十九届临沂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获奖项6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5项、三等38奖项、鼓励奖10项。2004年6月,参加山东省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王泽众的作品《无废气汽车》获三等奖。2004年10月,陈勇志、殷金鑫同学被命名为临沂市青少年科学院第二届小院士。 2005年4月,参加临沂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共获奖项18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5项。2005年5月,在山东省“山东教育社杯”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学生庄元的电脑绘画《这是我们的地球吗?》、孙国栋的《昨天、今天、明天》获二等奖。2005年6月,参加临沂市第二届青少年智力七巧板比赛,孙国栋、赵子菡、孙启鸣获中年级组一等奖;孙立杰、胡力伟等12同学获中年级组二等奖;李冠男、刘欣洋获中年级组三等奖;王淑燕、唐新程等

10同学获高年级组一等奖;庄斌、陈勇志等10同学获高年级组二等奖;田宗承、宋振勇等6同学获中年级组三等奖;艾昕、李雪获高年级组鼓励奖。2005年6月,在山东省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孙运毅的科技论文《怎样有效地利用落叶》获二等奖;陈勇志的科技论文《探索蚯蚓的秘密》获三等奖;姚月的科幻画《多味牛奶加工厂》获二等奖;尉氏聪的科幻画《电脑里的海洋》、李松原的《心理医生》获三等奖。2005年6月,在临沂市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共获奖项47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8项,学生赵子懿的科技论文《关于无土蒜苗的生长小实验》、陈勇志的《探究鱼鳍的实验报告》、陈勇志的《寻找玉兰树死亡之原因》、何思雨的《含磷洗涤剂的危害》、李敏、阚清泉的《爬山虎为什么能爬墙》获二等奖;王铮、王文卓的科技论文获三等奖。2006年10月,在全县小学生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中,4件作品获一等奖。2006年11月,在全县防震减灾知识竞赛中,王淑涵、朱春晓获二等奖;孙立杰、卢莹获三等奖;王译慧、蒋庆龄获纪念奖。2007年3月参加第二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获奖项65项,其中市一、二等奖44项、三等奖21项。2007年4月参加山东省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大赛,有6人获奖,其中省级二等奖3人,省级三等奖3人;2007年4月参加县局全县“中小学生科技小发明”活动,有7人获奖,其中一等奖6人,二等奖1人。2007年4月参加山东省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有72人获奖,其中市级一等奖20人,二等奖44人,三等奖8人;2007年5月,参加省市第四届“七巧板”智力竞赛,有38名同学获市级一二三等奖,有三名同学获省一等奖,3名同学获省二等奖,2名同学获省三等奖;2007年6月参加全国第12届中小学生绘画、书法大赛31人获奖,其中国家级一等奖4人,二等奖12人,三等奖15人。2007年6月参加省市第22

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65人获奖,其中省级一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2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52人;2008年1月参加市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市级一等奖2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8人;2008年4月参加省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省一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9人,二等奖19人,三等奖2人;2008年3月参加国家多元智能创新大赛,国家二等奖1人,三等奖1,智能四、五年级测试4人;2008年6月,参加省市第五届“七巧板”智力竞赛,有34名同学获奖,其中徐健尧、李松原两名同学获省一等奖,3名同学获省二等奖,8名同学获省三等奖,徐健尧、胡芳迪两名同学获市一等奖2人,二等奖7人,三等奖25人;2008年6月,参加省市第23届科技创新大赛,有59名同学获奖,其中省三等奖2人,市一等奖6人,二等奖13人,三等奖38人。

成绩是令人欣喜的,但是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科技教育任重而道远。在科普活动中,经费紧张,科技传播活动途径单一,科学实践活动常常受学生安全、地域条件的限制,这些问题还普遍存在。但是,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搞好科普教育,创造条件,争取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科普示范学校。

莒南县第二实验小学

2008年12月

10同学获高年级组一等奖;庄斌、陈勇志等10同学获高年级组二等奖;田宗承、宋振勇等6同学获中年级组三等奖;艾昕、李雪获高年级组鼓励奖。2005年6月,在山东省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生孙运毅的科技论文《怎样有效地利用落叶》获二等奖;陈勇志的科技论文《探索蚯蚓的秘密》获三等奖;姚月的科幻画《多味牛奶加工厂》获二等奖;尉氏聪的科幻画《电脑里的海洋》、李松原的《心理医生》获三等奖。2005年6月,在临沂市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共获奖项47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8项,学生赵子懿的科技论文《关于无土蒜苗的生长小实验》、陈勇志的《探究鱼鳍的实验报告》、陈勇志的《寻找玉兰树死亡之原因》、何思雨的《含磷洗涤剂的危害》、李敏、阚清泉的《爬山虎为什么能爬墙》获二等奖;王铮、王文卓的科技论文获三等奖。2006年10月,在全县小学生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中,4件作品获一等奖。2006年11月,在全县防震减灾知识竞赛中,王淑涵、朱春晓获二等奖;孙立杰、卢莹获三等奖;王译慧、蒋庆龄获纪念奖。2007年3月参加第二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获奖项65项,其中市一、二等奖44项、三等奖21项。2007年4月参加山东省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大赛,有6人获奖,其中省级二等奖3人,省级三等奖3人;2007年4月参加县局全县“中小学生科技小发明”活动,有7人获奖,其中一等奖6人,二等奖1人。2007年4月参加山东省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有72人获奖,其中市级一等奖20人,二等奖44人,三等奖8人;2007年5月,参加省市第四届“七巧板”智力竞赛,有38名同学获市级一二三等奖,有三名同学获省一等奖,3名同学获省二等奖,2名同学获省三等奖;2007年6月参加全国第12届中小学生绘画、书法大赛31人获奖,其中国家级一等奖4人,二等奖12人,三等奖15人。2007年6月参加省市第22

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65人获奖,其中省级一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2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52人;2008年1月参加市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市级一等奖2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8人;2008年4月参加省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省一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9人,二等奖19人,三等奖2人;2008年3月参加国家多元智能创新大赛,国家二等奖1人,三等奖1,智能四、五年级测试4人;2008年6月,参加省市第五届“七巧板”智力竞赛,有34名同学获奖,其中徐健尧、李松原两名同学获省一等奖,3名同学获省二等奖,8名同学获省三等奖,徐健尧、胡芳迪两名同学获市一等奖2人,二等奖7人,三等奖25人;2008年6月,参加省市第23届科技创新大赛,有59名同学获奖,其中省三等奖2人,市一等奖6人,二等奖13人,三等奖38人。

成绩是令人欣喜的,但是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科技教育任重而道远。在科普活动中,经费紧张,科技传播活动途径单一,科学实践活动常常受学生安全、地域条件的限制,这些问题还普遍存在。但是,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搞好科普教育,创造条件,争取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科普示范学校。

莒南县第二实验小学

2008年12月

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65人获奖,其中省级一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2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52人;2008年1月参加市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市级一等奖2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8人;2008年4月参加省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省一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9人,二等奖19人,三等奖2人;2008年3月参加国家多元智能创新大赛,国家二等奖1人,三等奖1,智能四、五年级测试4人;2008年6月,参加省市第五届“七巧板”智力竞赛,有34名同学获奖,其中徐健尧、李松原两名同学获省一等奖,3名同学获省二等奖,8名同学获省三等奖,徐健尧、胡芳迪两名同学获市一等奖2人,二等奖7人,三等奖25人;2008年6月,参加省市第23届科技创新大赛,有59名同学获奖,其中省三等奖2人,市一等奖6人,二等奖13人,三等奖38人。

成绩是令人欣喜的,但是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科技教育任重而道远。在科普活动中,经费紧张,科技传播活动途径单一,科学实践活动常常受学生安全、地域条件的限制,这些问题还普遍存在。但是,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搞好科普教育,创造条件,争取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科普示范学校。

莒南县第二实验小学

2008年12月

《组织部长会议交流发言材料》精选《组织部长会议交流发言材料》10篇《组织部长会议交流发言材料》大全《组织部长会议交流发言材料》范文就在极速文库网创新选用机制拓宽培养渠道积极搭建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发展平台中共**区委组织部近年来,**区委坚持从转变观念入手,注重机制创新,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一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走上了领导岗位。目前,全区机关、事业单位40岁以下年轻科级干部139人,占全区科级干部总数的40.1%,其中,任科级实职的94人,单位和部门“一把手”28人;35岁以下年轻科级干部62人,占全区科级干部总数的17.9%,全区6个街道办事处党政“一把手”中,35岁左右的8人,占66.7%。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不论资排辈、不求全责备、不迁就照顾”打破陈规,树立鲜明的识人用人导向。一是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区委在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