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贝尔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全文阅读CourseEducationResearch课程教育研究 2017 年第 25 期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策略分析 刘华薇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在高等职业教育当中应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力度、改变对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人才教育培育体系。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主要对如何构建完善的人才教育培育体系进行了分析,以此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育模式 人才培养 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035-01 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在先进的教学思想以及教育理论的前提之下,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具体化,使培养出来的专业技能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当中,高职院校应对社会的需求以及高职学生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 这样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性。 一、提高人才培养的思想意识 要想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构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首要的前提就是要提高教学过程当中的思想意识,意识到构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在提高思想意识的过程当中,首要条件就是构建有本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影响人才培养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师资力量、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等,但是不同的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确实大同小异,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技能水平千篇一律, 学生没有真正掌握技能知识的核心,导致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走出一条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二、明确人才培养的途径 在高等职业教育当中进行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高职院校的力量是不能有效完成的。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高职院校可以和相关的企业单位进行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共享模式。 通过这样的合作方式,可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使人才培养的模式朝着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学生在高职院校里面学习相关技能的理论知识,在这个过程当中,学校可以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建立实训基地,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开展相应的课程,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 学生的理论知识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之下,学生就可以到相关的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习,加强学生对自己专业全面的认知能力。 学生在实习的过程当中,不仅能够将理论知识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够使学生提前适应自己专业的工作岗位,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施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 通常情况下,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弱,同时由于社会经验缺乏,进入学校之后,学生学习的目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同时毕业之后未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就 业观,使学生的技能水平难以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学生进入学校之后就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 比如可以邀请相关的企业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对学生阐述和分析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前景,使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加深。 在高等教育的过程当中,高职院校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之外,同时还要将教育的领域延伸到职业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