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普通中等教育察综述
【作者】叶玉华【作者简介】叶玉华 作者单位:中央教科所比较教育中心【正文】 俄罗斯农村中等教育是俄罗斯农村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职能与农村社会经济结构、俄罗斯农村丰富多元的传统文化,以及俄罗斯农民的休养生息紧密联系在一起。 1991年俄罗斯的社会政治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加速了私有化经济的步伐。国家原有的农业结构同样受到冲击,但要从这种国有经济形式转变为农业的自主经营和私有化也遇到很大障碍。一是来自农民本身所固有的传统集体观念使农民面对所发生的剧变感到无所事从,他们不希望离开农庄去从事农业个体经营;二是俄罗斯过长的严冬、恶劣的气候和自然条件使农业改革并非轻而易举。农业结构的改变使农业直接受损,种植面积减少,收成降低,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农业基础的动摇使得昔日活跃的农业社会变得毫无生机,许多农村俱乐部、医疗站关闭,作为农村文化教育最后一块阵地的农村中学也面临许【 标 题】俄罗斯普通中等教育考察综述【 作 者】叶玉华【摘 要 题】论点摘编【 正 文】 近10年来,俄罗斯先后在以前单一的国立普通中等学校的基础上出现了文科中学、高级中学、职业专科学校和私立学校等,实现了教育机构、学校类型的多元化。学生在学完九年基础文化知识后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及能力在普通中等学校的最后两年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就读,之后可以投考高等学校或者大专性质的高等职业学校。 现在俄罗斯小学阶段1-4年级的教学按照三种教学体系实施,即:传统教学体系、赞可夫新教学体系、艾利康宁——达维多夫发展性教学体系。学校教学计划分四种类型:学科科目型、划分教育范围型、划分核心部分型、主体——水平型。小学教学计划加大了直观性强、动手较多的课程时数,基础教育阶段(5-9年级的初中阶段)在课程内容上更趋于综合化。 由于社会经济的无序混乱,使教育法允诺的教育经费不能足额到位,使得学校许多问题无法正常解决,如校舍需要修缮、教学设备需要更新等。由于俄罗斯教育法规定,9年为免费义务教育,学生不须交费。除此之外的课外收费的补充教育数量又十分有限。所以学校为解决经费短缺的问题,常常利用夏天农忙季节,和农场签定合同,由教师带领学生搞有偿服务。 由于教育经费不能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处于低于一般工作人员的水平,因此很多师范院校毕业生不愿意到学校任教。为此,从1993年开始,高等师范院校逐步实行多级多层次培养体制。近几年来,师范院校的招生规模有一定的扩大,主要原因在于师范院校仍然保留着免费教育制度,所需费用相对低一些。 进入21世纪,俄罗斯教育部做出了俄罗斯中小学学制由11年向12年制转变的决定,在教育内容上加大普及教育的人文内涵和可选择性,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预计改革后的12年制学校旨在加强中学高中部分的知识教育,前10年接受学生普及义务教育,后2年按照学生的兴趣和专长侧重专业培训,从而代替考大学的预备班。
内容摘要: 近几年来,在经济浪潮的影响下,中国高等教育与俄罗斯高等教育都面临着改革。同处社会转型期,在高等教育方面,两国的教育改革存在着差异。 近几年来,在经济浪潮的影响下,中国高等教育与俄罗斯高等教育都面临着改革。同处社会转型期,在高等教育方面,两国的教育改革存在着差异。 一、中国的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较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精英、专门人才,为国民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中国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大国。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从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以来,